這次風波,可能是馬云的危機,但也可能是馬云的機會!把呕@得控制權,只能說是增加了談判籌碼,但最終把股權賣給馬云是必然的,”前阿里巴巴高管稱,“商業(yè)終歸是商業(yè)。”自雅虎、阿里巴巴就控股權公開爭執(zhí)后,阿里巴巴股價開始上漲,一度摸高至14.31美元。

這次風波,可能是馬云的危機,但也可能是馬云的機會。“雅虎獲得控制權,只能說是增加了談判籌碼,但最終把股權賣給馬云是必然的,”前阿里巴巴高管稱,“商業(yè)終歸是商業(yè)!弊匝呕、阿里巴巴就控股權公開爭執(zhí)后,阿里巴巴股價開始上漲,一度摸高至14.31美元。

本報記者 李瀛寰 發(fā)自北京
沸沸揚揚的阿里巴巴控股權之爭,從最初雅虎CEO巴茨咄咄逼人、“馬云會否出局”的懸念到現(xiàn)在的“衛(wèi)哲放狠話”,“交惡”兩年多的臺下之爭正演變?yōu)橐粓雠_面上的口水仗。
雅虎與阿里巴巴,有哪些不得不說的故事?這場“控股權”風波,背后是誰在控制?
馬云和楊致遠:親密的接觸
這場阿里巴巴控股權之爭的公開化,是由一份即將生效的協(xié)議引起的。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集團B2B業(yè)務在香港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了5年前雅虎入股阿里巴巴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內容。這份被外界稱為“雅巴合作”的協(xié)議稱,雅虎以10億美元及雅虎中國全部資產,換取阿里巴巴集團39%股權,約定在2010年10月后,雅虎將獲得阿里巴巴董事會的第二個席位,同時雅虎的投票權將由35%增至39%,馬云等管理層則從35.7%降至31.7%,軟銀則保持29.3%不變。由此,馬云可能失去對阿里巴巴的控制權。
馬云當年為何簽這么一份可能對自己不利的協(xié)議呢?這離不開楊致遠。
馬云與楊致遠結識于1997年底,彼時馬云就職于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那時我在雅虎,來北京出差,當時開通了雅虎中文版,我陪楊致遠回來,在北京有個新聞發(fā)布會,馬云當時在外經貿部,他代表政府來接待我們!痹伟⒗锇桶兔绹究偨浝砗桶⒗锇桶图瘓FCTO、現(xiàn)任北極光創(chuàng)投合伙人的吳炯對時代周報說。
此后,馬云與楊致遠及吳炯都保持著聯(lián)系,直到1999年馬云創(chuàng)辦阿里巴巴并融來2000萬美元時,吳炯決定加盟阿里巴巴,“我當時就想馬云這個人以后一定能成大事,”吳炯說,“一見面馬云就展示了他準備做的阿里巴巴網站的雛形,我一看就明白,這又是一次機遇。”
雖然馬云從雅虎挖人了,但馬云與楊致遠仍交好。與馬云的強勢相比,楊致遠被業(yè)界公認為“作風平易近人、處世謙虛謹慎”。
于是就有了2005年8月時的“雅巴交易”。彼時的阿里巴巴遠不是今天“等同于中國電子商務”的地位,對于雅虎的10億美元及對阿里巴巴的認同帶來的好處,馬云顯然無法拒絕。
阿里巴巴前高管認為,馬云當時需要雅虎,但能有那樣一個協(xié)議,還是因為對楊致遠在雅虎地位的絕對信任。在阿里收購雅虎中國、雅虎獲得阿里集團40% 股份后,楊致遠對雙方關系的互動和管理也可謂良好。雖為第一大股東,但楊致遠基本不插手阿里巴巴的運營,他認為“這是馬云的事”。以楊致遠的商業(yè)邏輯來看,雅虎對阿里巴巴是一項財務投資,這完全是馬云的生意,由馬云說了算。
這就是楊致遠,或許這正是馬云能夠簽那份“雅巴合作”協(xié)議的根本原因。這樣的關系讓馬云認為,即使到2010年10月,雅虎也不會行使上述條款所賦予的權益。
但不得不說,在這件事情上,馬云有點樂觀了。

馬云和巴茨:犯沖的“對決”
馬云與楊致遠的蜜月因巴茨的到來而結束。2009年1月,卡羅爾•巴茨擔任雅虎CEO并成為雅虎董事會成員,楊致遠則因與微軟洽購案的失敗辭去CEO一職,但仍留任雅虎董事會成員,并重新扮演“雅虎酋長”的角色。
作為“前互聯(lián)網時代”的英雄,楊致遠對雅虎的發(fā)展有“錯誤”的一面,比如“搜索只是吸引網民來雅虎的招牌菜,留住人還要靠雅虎的媒體內容”,之所以有這類的發(fā)展思路,因為楊致遠不理解搜索的根本,那時也沒有競價排名之類的業(yè)務模式。雅虎空有搜索技術先發(fā)優(yōu)勢,卻沒法化為商業(yè)價值。
如今被谷歌超越、被各種互聯(lián)網新應用所淹沒的雅虎,已是“沒落的英雄”。香港一位財經分析師表示,雅虎全球收入的85%來自對阿里巴巴的控股和雅虎日本的收入。的確,據時代周報記者在日本的調查了解,雅虎的搜索引擎至今雄踞日本市場第一名。
由此可以理解,5年前阿里巴巴與雅虎的交易,曾有人覺得楊致遠是“冤大頭”,但現(xiàn)在業(yè)界的評論是:“這單交易可能是楊近年來職業(yè)生涯唯一正確的決定”。
對于巴茨,馬云也有點大意。2009年3月,即巴茨上臺兩個月后,馬云在一次采訪中表示:雅虎去留無所謂,只是一個股東。但一向風格強硬的巴茨未必這么認為。
巴茨剛上任想做出業(yè)績,而雅虎最大的收益來源—阿里巴巴的收入—則是她“耍威風”的重點。據外國媒體報道,巴茨在雅虎主營業(yè)務的決策上并沒有體現(xiàn)出她對互聯(lián)網的理解,導致公司屢屢流失人才,業(yè)績讓投資者失望。
但越是這樣,巴茨越要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據外媒報道,馬云在2009年巴茨上任之初時去美國拜訪,巴茨當著阿里巴巴管理層的面,指責馬云沒有把雅虎中國做好。
據稱,隨后巴茨還有很多強勢舉動和意圖控制阿里巴巴的想法表露出來。在這種情況下,馬云和他的管理團隊開始重新審視雅虎39%股份給公司帶來的不確定性。
在這期間,在微軟欲收購雅虎時,阿里巴巴方面放出風聲,希望籌集資金回購雅虎手中的股份,增強其自身獨立性。但是,雅虎不肯放棄阿里巴巴的股份。
因而,從技術層面上看,正如互聯(lián)網資深評論人士方興東所言:“馬云甚至可能下課!
馬云危機如何化解?
9月初,巴茨表示無意出售持有的阿里巴巴39%的股份,她本人也可能加入阿里巴巴董事會。這一言論非常符合巴茨的風格,但沒料到半個月后會在中國媒體上掀起一場關于阿里巴巴控制權的爭奪風波。
“一言以蔽之:馬云鬧莊,不是雅虎挑事!卑⒗锇桶颓百Y深高管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這次在媒體掀起的風波,應該是馬云的公關戰(zhàn)。馬云的公關戰(zhàn)是世界級的,成功地撬動這個話題,旨在吸引公眾關注,從而給雅虎壓力!
可佐證的是,在中國媒體掀起風波之后,巴茨在美國開始服軟:“我們作為股東對阿里巴巴的投資是戰(zhàn)略性的,對公司和股東來說是一項很好的投資!卑痛倪對馬云贊譽有加:“作為股東,雅虎不會干涉阿里巴巴的經營業(yè)務,我們支持馬云及其團隊的經營決策!卑痛姆Q馬云是“我們這個時代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企業(yè)家之一”。
但阿里巴巴并不想放過巴茨。巴茨曾表示,在支付寶和淘寶上市之前,雅虎不會減持阿里巴巴的股份。但對巴茨的這個期待,阿里巴巴副總裁、雅虎中國總經理、淘寶首席市場官王帥回應稱:“淘寶網沒有上市計劃。暫不會考慮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yè)模式的嘗試,更不會為上市而去改變和調整自己的核心目標!
隨后在給時代周報的回應中,王帥稱,所謂控制權之爭,其核心是對中國市場、對客戶、對合作伙伴的理解尊重之爭。拋開上述基礎,憑空討論所謂“控制權”之爭毫無意義。對于雅虎CEO巴茨提出的“可能將加入阿里巴巴董事會”的表態(tài),王帥表示,自巴茨出任雅虎CEO以來,其對互聯(lián)網業(yè)務、中國市場以及合作伙伴的種種決定和表態(tài),讓人難以理解。先集中精力努力提升美國雅虎現(xiàn)狀,或許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不僅王帥頻頻發(fā)話,9月21日,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CEO再放狠話:“對于阿里巴巴而言,雅虎是爺爺輩的企業(yè),但作為爺爺輩的雅虎為老不尊”,并指責雅虎并不曾提供搜索技術。
公關戰(zhàn)至此,阿里巴巴方面有點“過了”。事實上,阿里巴巴前高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2006年并購了雅虎中國后,曾想用雅虎搜索替換掉最原始的淘寶搜索程序,但覺得替換非常麻煩,就一直用到現(xiàn)在!
換言之,不是雅虎沒有提供搜索技術,而是阿里巴巴方面不愿意用人家的。對此,時代周報記者曾向阿里巴巴方面求證,但阿里巴巴不予回應。
另一個對雅虎的指責是,去年9月中旬,阿里巴巴股價達到20港元上下,在阿里巴巴十周年生日前兩天,雅虎拋售阿里巴巴近1.1%的股份,讓“阿里巴巴措手不及”。但阿里巴巴卻沒有指出,就在雅虎拋售阿里巴巴股票的六天前,是馬云先以20.78-21港元的價格,高位拋售公司1300萬股股份,套現(xiàn)約 2.70億港元。正如洪波在其博客中指出,“馬云可以出售,雅虎就不可以?都是商業(yè)行為,都在追求投資回報,還是客觀一點吧。”
事實上,對于馬云是否有可能出局的擔心,業(yè)界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個“偽命題”。因為,馬云對阿里巴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馬云在中國政府層面的影響、在國際上的影響,更是不可小看。不僅職業(yè)經理人巴茨明白這一點,軟銀的孫正義更是明白這一點,讓馬云出局,除非大家不想玩了。但從巴茨女強人的個性、不肯輸于馬云、甚至還要以此立威的心態(tài)來看,巴茨拿控股權來說事,一點也不奇怪。
馬云應如何應對?阿里巴巴前高管認為,馬云有兩個可行方案,一是爭取孫正義,抗衡雅虎。“雅巴爭執(zhí)中,真正的關鍵角色是孫正義。孫會比較傾向于支持馬云。因為淘寶和支付寶的上市,對他利益最大,雅虎呢,會坐等分肥。而這一點,正是馬云遲遲不愿上市的核心原因。”
二是吸引投資,返購雅虎!百I下雅虎25%股權即可控股,需要50億美元,但馬云目前沒有!
中國的明星企業(yè)家們開始為第一波融資還債了,馬云也是如此。有傳言稱,馬云“很有可能以支付寶的控股權換取資金,并取得阿里巴巴的控制權”。
這次風波,可能是馬云的危機,但也可能是馬云的機會!把呕@得控制權,只是增加了談判籌碼,但最終把股權賣給馬云是必然的,”阿里巴巴前高管稱,“商業(yè)終歸是商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