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我是一款現(xiàn)在非常火爆的叫車軟件,但是他有一項其他打車軟件沒有的服務那就是叫社區(qū)大巴,對于一些公司企業(yè)來說這個服務是不是很方便呢?下邊一起來看看接我是怎么使用的吧!
接我app怎么用?
打開“接我拼車”app,注冊并登陸之后,選擇身份是“司機”或是“乘客”,上傳自己從A到B的路線,如果你是司機,則有需求的乘客會在線發(fā)送乘車需求至手機終端;如若你是乘客,則恰好路過的司機會將乘車信息推送給你。
這是“接我拼車”的大致使用流程,線上的交易,P2P的把戲,在租車市場已經(jīng)被玩轉n次,但劉輝認為,“拼車”不同于“租車”,對乘客而言,租車是自己開車,拼車是純粹坐車,“北京一天公交車的出行次數(shù)在1300萬次左右,地鐵出行次數(shù)約為800萬次,專車、打車及黑車這三個市場則大概為200萬次,在這2000萬多次的出行中,其出行方式要么是打車要么是公交地鐵,而‘拼車’做的是介于兩者之間的市場!
常見問題:
接我的業(yè)務模式是什么?
劉輝:讓私家車車主把自己的座位釋放出來,給那些有消費需求的人幫你簡單的分攤一些高速費、油費、或幾個人共同承擔一路上的油費來完成對交通運力的補充,這是“接我”最核心業(yè)務模式。
創(chuàng)業(yè)邦:大巴車模式是什么? 劉輝:“接我”大巴車不是盈利用的,不僅免費,而且是個show巴,可以show的大巴。對于“接我”來說,大巴車就是一個冷啟動,是一個聚集粉絲發(fā)酵粉絲的載體。從0到1的過程中,先有一些運力,吸引一些用戶過來,再吸引一些用戶過來,有更多的人過來,它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
創(chuàng)業(yè)邦:如何坐上“接我”的大巴車?
劉輝:就像今天如日中天的二手車APP車牛剛上線一樣,先有一放發(fā)布信息,印發(fā)另外一端需求的用戶關注,當相互的線路多了也就吸引跟多的用戶進來。這樣一個冷啟動,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今天車牛非常成功,我們也認為這個思考方法是正確的。
需要在”接我“上發(fā)布一條路線信息,比如從哪到哪,幾點鐘。發(fā)布完成后,大巴就會去拼他。這樣用戶就成為具有乘坐大巴資格用戶。
我們又把大巴車變得很有意思,很好玩。這樣,就會有很多人都會在”接我“上發(fā)路線,一周坐上一次,或者偶爾坐一次。用戶愿意,因為這就是一個讓用戶可能上去開心的這樣的一個場景。
與此同時,在“接我”APP里,就會出現(xiàn)很多信息:時間,路線,想58同城成立之初一樣,先發(fā)一些信息,這些信息在后臺里,可以看到這些路線的用戶,除了用戶,最重要的就是車主。
創(chuàng)業(yè)邦:大巴里邊會有一些車主?
劉輝:當然,在我們大巴的乘客當中有相當一部分車主。